为截图上传方便故截取小画面图片,实际画面为大画面
片 名 民主东北第十七辑:东北三年解放战争
系 列 名
影片主题词 解放战争、民主东北、东北解放
主 题 分 类 解放战争
人 物
编 导 姜云川
摄 影 王静安、石益民、杨荫萱、高振宗、张绍柯、吴梦滨、徐肖冰、李光惠、吴本立、韩秉信、唱鹤龄、葛 雷、刘德源、张沼滨、包 杰、张 永、马守清、翟 超、陶学谦、田 力
影 片 本 数 5 长 度 色 别 黑白
影 片 剧 种 无 出 品 年 1949 拍 摄 单 位 新影
内 容 简 介 影片记述了在日本投降后,坚持了14年艰苦奋斗的东北抗日联军和坚持了8年抗日斗争的八路军,配合苏联红军,解放了东北广大乡村国土。但是国民党反动派,勾结美帝国主义妄想统治东北。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和谈不成,只好奋起抗战,保卫抗日战争后的东北。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,东北人民**司令员林彪,制定了发动群众,战胜敌人的英明方针。在发动群众的同时,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剿灭土匪的战斗。在共产党领导下,农村又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。获得了解放的千百万贫苦人民,为了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,他们和国民党反动派决一死战。从1947年1月到1948年11月,我军在几个重大战役中连连胜利,东北全部解放。东北的全部解放,鼓舞了全国人民,东北人民也将继续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。
1949-1955年文化部优秀影片长纪录片二等奖
1950年捷克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荣誉奖
片 名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联欢
系 列 名
影片主题词 社会主义改造、公私合营
主 题 分 类 社会主义改造
人 物
编 导 晨烽
摄 影 张沼滨
影 片 本 数 1 长 度 色 别 黑白
影 片 剧 种 无 出 品 年 1956 拍 摄 单 位 新影
内 容 简 介 当北京市的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全部公私合营,手工业全部公私合营,北京的郊区的农业全部实现合作化的时候,这标志着北京已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期。1956年1月15日,北京市20万人会集到???广场,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联欢大会。北京市市长彭真讲话。农民、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在???广场表演节目。
片 名 青春的花朵
系 列 名
影片主题词 体育、运动会、全国第一届少年运动大会、山东青岛
主 题 分 类 全国、地区大型运动会
人 物
编 导 拾立廷
摄 影 任杰
影 片 本 数 2 长 度 色 别 彩色
影 片 剧 种 无 出 品 年 1956 拍 摄 单 位 新影
内 容 简 介 影片记录了1956年8月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少年运动会。来自全国27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包括20个民族的一千八百多名少年运动员参加这次运动会。运动会除了有田径比赛之外,还有体操表演。运动会上有1186名运动员达到了国家等级运动员标准。这是一支强大的运动健将的后备军。
片 名 游园惊梦
系 列 名
影片主题词 曲艺、相声、侯宝林、动物园
主 题 分 类 曲艺、杂技、木偶、朗诵
人 物
编 导 石岚
摄 影 张沼滨
影 片 本 数 4 长 度 色 别 黑白
影 片 剧 种 无 出 品 年 1956 拍 摄 单 位 新影
内 容 简 介 这不是昆曲表演的《游园惊梦》,而是由相声大师侯宝林、郭启儒表演的相声讽刺小品。侯宝林扮演一个不讲公德不拘小节的人。他到动物园不排队加塞入园,他在动物园内乱扔香蕉皮,他逗小猴玩把自己的手表扔进猴房,侯宝林躺在油漆未干的长条椅子上睡觉,起来后衣服上是一条条的绿色油漆,侯宝林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……。一系列的笑料,既讽刺了不讲公德的人自食其果,同时也介绍了北京动物园中的许多珍贵动物。
片 名长城
系 列 名
影片主题词长城、山海关、八达岭、名胜古迹、旅游风光
主 题 分 类 风光、名胜古迹、公园
人 物
编 导 沈杰 李则翔 王文华
摄 影
影 片 本 数 1 长 度 色 别 彩色
影 片 剧 种 无 出 品 年 1979 拍 摄 单 位 新影
内 容 简 介 长城,始建于春秋战国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大力予以修缮,连贯为一。它西起嘉裕关,东到山海关的老龙头。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,按东西走向居高临险而卧,长约六千七百多公里。它工程浩繁,气势雄伟。本片以上(空中)下(地下)远近不同的视角,向我们介绍了这一人类历史的奇迹。
1985年伊朗第十五届国际教育电影节地理类影片二等奖银牌奖
简介:
河南省林州市地处豫北太行山东麓,1994年以前,林州市叫林县。40多年前,名不见经传的林县却因为一条水渠而闻名全国。这条水渠的名字叫红旗渠。
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用10年的时间,在丛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的,它总长70.6公里,被人们称为人造天河。
有一部与这条水渠同名的纪录影片详细地纪录了当时修建的过程。红旗渠从1960年开始动工,一修十年,而电影《红旗渠》也跟着拍了10年。当年参加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电影人,如今已经两鬓斑白。他们是新中国老一辈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,曾用胶片组接了一个个共和国初创和成长的历史片段。《红旗渠》是他们电影生涯中耗时最长、投入最多的一部纪录影片。十年间到底有多少人参加了《红旗渠》的摄制已经说不清楚,但在十年中他们共留下了一万多尺胶片。影片于1971年在全国播出。加上其他媒体的传播,使全国知道了红旗渠。
一部拍摄于30年多前的老影片,让我们重温了那段感人至深的故事。当时的人们靠着怎样的一种精神动力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。今天,红旗渠的故事似乎日渐模糊,然而,红旗渠精神在变革中的现代中国,仍然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。